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改变 ...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改变

B.RNA聚合酶降低了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tRNA

D.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可提高翻译的效率

 

B 【解析】 试题分析:A.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在转录过程中,基因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后又恢复到原样,A错误;B.酶催化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从DNA流向mRNA,再传给了蛋白质,C错误;D.转录过程中DNA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错误。 考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翻译过程中mRNA、核糖体和多肽链的关系 1.mRNA与核糖体的数量关系:一个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2.存在上述关系的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3.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据上图),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4.蛋白质合成的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5.图示中4个核糖体合成了4条多肽链;因为模板mRNA相同,所以合成了4条相同的多肽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原生质层伸缩性较大,但细胞壁无伸缩性

B.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时,斐林试剂中NaOH的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自变量是同位素标记元素不同,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D. 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该病毒侵染烟草后,其遗传物质RNA作为模板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如图所示),然后利用RNA复制酶复制R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NA的复制需要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

B.RNA的复制需要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RNA模板可以翻译出多种肽链

D.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上的一个个片段代表一个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B.参与基因表达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丙肝病毒的RNA分子复制出的子链即是其遗传物质

D.染色体变异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若产生中间产物依赖型突变细菌则可能是酶1基因发生突变

B.这三种酶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这些细菌的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D.若酶1基因不表达则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达

 

查看答案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进化和细胞增殖问题:

(1)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①野茉莉花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②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否利用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来验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已知白花植株不育。现利用红花植株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实验1:红花植株自交    结果:F1红花:白花=1:1

实验2:F1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所获得的幼苗    结果:全为白花

①让红花植株自交,子一代中基因B的频率为             %.

②科研人员发现实验2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中,存在“嵌合体”的问题,即植株中有的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有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最可能是                   

(3)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 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r 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 1 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

②欲判断基因 R、r 是否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 , 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 R、r 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 R、r 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4)用显微镜观察二倍体动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若从细胞一极观察,则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下面图中的__________(从A-D中选择填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