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

C.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丙图细胞

D.该器官一定是哺乳动物的睾丸

 

B 【解析】 试题分析: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 B错误;C.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D.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缢裂的方式是均等分裂,可知该器官一定是哺乳动物的睾丸,D正确。 考点: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比较(以含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为例) 1.图像比较 时期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2.快速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断方法: 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②二看——先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 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丁的基因型是( 

A.Pprr         B.PPRr          C.PpRR              D.ppRr

 

查看答案

如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类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能卷舌与不能卷舌   B.双眼皮与蓝眼

C.有耳垂与毛耳       D.卷发与黑发

 

查看答案

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的关系是_____,若向鱼塘中投放专门食用C的鱼E,则A和B的总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是_____。当鱼E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刺激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垂体,促使其释放____,该物质促进____,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图乙为C、D两种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t2-t3时间内C种群出生率____大于/小于死亡率,此时间段内,C和D种群的年龄组成____是,否相同。为获得较多的D种群个体,且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需捕捞后维持在____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3图丙曲线所示为种群B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若B为自然界的某濒危物种,保护其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