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

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当光照和C02浓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l可知,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                    (较低、较高、相等)

(3)由图3可知,与                 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4)若在30℃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                     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l)[H]和ATP (2)光照强度 较高 (3)光合 (4) 16.4 【解析】(1)图1显示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甲是外界吸收直接参加暗反应阶段所以甲是二氧化碳,乙作为是光反应的产物来参加暗反应,所以应该是两种物质[H]、ATP。 (2)图2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增长率,一直增加到D点,D点等于0不再增加,所以D点是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因为题干已经说明是适宜温度,所以光照强度是D点的外界限制因素;CD两点,C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更低,所以固定的三碳化合物也比D少,C5的含量也比D多。 (3)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超过30℃光合速率开始降低,而呼吸作用是在45℃才开始降低的,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4) 在30℃时单位时间光合产生量为8,呼吸消耗量为3,在夜里只进行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量为8×12-3×24=24m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1C6H12O6,有44×6/24=180/x, x=16.4 mg。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名师点睛】明确自变量的变化而导致因变量的变化的原因,再结合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而进行审题和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丁不含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 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C. 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日之比都是1:2

D.GH段细胞中含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查看答案

下图为翻译过程中搬运原料的工具tRNA,其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其他数字表示核苷酸的 位置。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过程中也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

B.该tRNA中含有氢键,由两条链构成

C.该tRNA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苏氨酸

D.氨基酸与反密码子都是一一对应的

 

查看答案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膜结构的排列方式不同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离子通过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C. 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 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重组DNA分子,导入到相应的受体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及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细胞膜、核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C.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有中心体的细胞也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次生演替

B.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海洋生态系统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