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解析】(1)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可判断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有毛和无毛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 (2)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可判断亲本B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为杂合的。结合(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分别为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 (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2)在多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可将几对相对性状(或几对基因)分解,根据分离定律分别分析,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 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 min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填可靠的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查看答案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A”“C”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查看答案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