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请回...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于酿制葡萄酒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

(2)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更大程度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施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向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___的空间。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___,以保证发酵液处于___________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___________的温度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

 

(1)酵母菌(1分) 18~25℃ (2)消毒 灭菌 (3)1/3 (无菌)空气 有氧 30~35℃ 【解析】 (1)酿制葡萄酒最主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2)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3)在制作葡萄酒实验中,在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保证有氧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 ℃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后者再转化为醋酸。 【考点定位】果酒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12天 7~8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眼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遗传学研究表明,野生型果蝇的眼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控制。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等位基因A,它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使色素呈紫色,它仅位于X染色体上,其处于隐性地位(b)时使色素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纯合子红眼雌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紫眼,雄果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紫眼:红眼:白眼=3:3:2,且雌:雄=1: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写出亲本基因型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F2进行分析:

①纯合子雌果蝇占F2雌果蝇的比例是___________。

②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果蝇占F2的比例是___________。

③若全部F2个体形成一个种群,则B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

(4)隔离饲养F2中的一只紫眼雄果蝇和一只白眼雌果蝇,性成熟后交配得到F3,F3中雌果蝇全为紫眼,雄果蝇全为红眼。据此判断,隔离饲养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为研究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的种类数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同时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2)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实验区昆虫的种类数和种群密度都大幅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该湿地生态系统食虫鸟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区与对照区相比较,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细胞内______________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图中异常抗体。图中因_________(抗体1、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病。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相关操作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后再混合

C.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