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B 【解析】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考点定位】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尿液的形成 【名师点睛】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查看答案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______;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_____点时,表示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___________环境阻力实现.当种群密度从A-E时,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___________逐渐复杂,生态系统_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是        KJ和         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两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_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为了模拟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两位同学分别在一张l00cm ×100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4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10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却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

                                                     

(2)某农科所对我国北方农田一种主要害鼠黑线姬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2hm2(1hm2 =1000m2 ),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40

40

18

22

重捕

40

5

19

21

①该农田中黑线姬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黑线姬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②综合两次捕获情况可见,黑线姬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1,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③通过调查              能预测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

④在农作物成熟季节,黑线姬鼠数量会增加,使农作物减产。这种调节方式是               ,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