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

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 

A.如果A受刺激,B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B.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A 【解析】细胞膜的兴奋部位电位为外负内正,A正确;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B错误;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c点时,兴奋可以传导d点,不能传导b点,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偏转一次,D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查看答案

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淋巴   C.消化液   D.组织液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反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其中[5]是________。

(2)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皮肤,产生的兴奋时,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_,然后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兴奋由神经元[2]传递给[3]通过的结构叫________,由[2]的轴突末稍释放________与神经元[3]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神经元[3]产生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两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种是矮秆易感锈病(ddtt)。现利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小麦品种,育种小组提出了三种育种方案:

方案一: DDTT × ddtt-→F1-→F2------→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二:DDTT × ddtt-→F1-→F1花药-→单倍体--→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三: DDTT和ddtt的种子幼苗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综合处理-→矮秆抗病新品种。

(1)方案一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育种, 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占全部F2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中不符合性状稳定要求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

(2)方案二的育种过程中,从F1花药培育成单倍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从单倍体培育成矮秆抗病新品种,通常使用____________药剂处理单倍体;方案二的育种方式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查看答案

某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发现一种野生植物,这种植物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叶的形状有阔叶的也有窄叶的。此小组针对该植物的花色(设由R、r基因控制)和叶形(设由Y、y基因控制)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

组别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花阔叶

红花窄叶

白花阔叶

白花窄叶

白花阔叶×红花阔叶

419

138

410

137

白花阔叶×白花窄叶

142

136

420

419

(1)实验一中,亲本均为阔叶,后代出现了阔叶和窄叶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分离,其中,阔叶为_________性性状。

(2)由实验二可知,_________花为隐性性状;子代中白花与红花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_。

(3)实验一中,亲本白花阔叶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子代中红花阔叶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4)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窄叶植株产生了_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子代表现型为白花窄叶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