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之前需进行...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2)图中B过程常用      、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完成。

(3)用于大规模培养的“细胞X”的名称是    细胞,其特点是既能    ,又能产生   

(4)根据物理性质分类,图中体外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类型为      。若为合成培养基,为满足营养需要,往往还需要加入     

(5)图示表明,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中      技术的重要应用。

(6)单克隆抗体的用途有      等。

 

(1)注射相应的抗原 (2)灭活的病毒 (3) 杂交瘤 大量增殖 特定的抗体 (4)液体 动物血清(血浆) (5)动物细胞融合 (6)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答对一项即可) 【解析】(1)图中A过程是从已经免疫的小鼠体内提取B细胞的过程,所以在A过程之前需注射相应的抗原,才能获得效应的B细胞。 (2)图中B过程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或PEG作为诱导剂。 (3)图中细胞X是杂交瘤细胞,既可以大量繁殖,也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 (4)微生物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基应该用液体培养基,并且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大的应用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6)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 【考点定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某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过程②常用    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

过程④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

(图上标注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两个基因(用图中基因字母符号表示),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的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结果是在含      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

(3)限制酶Ⅱ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CGTC-(“↓”表示切割位点),请在答题纸提供的双链上标出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上的碱基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kJ/(m2·y),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      ,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4)图2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5)图3中含有      条食物链,生物B、C的种间关系为     

 

查看答案

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配制溶液

蒸馏水

30mg/L

2,4—D溶液

50mg/L

2,4—D溶液

80mg/L

2,4—D溶液

110mg/L

2,4—D溶液

140mg/L

2,4—D溶液

选择插条

选取该植物生长、带芽数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随机分成六组,并编号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扦插及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实验结果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mg/L之间。

(3)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      性。

(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      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的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      ,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b.      ,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c.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      ,②     

(2)物质Ⅰ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      和线粒体。

(3)图中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填数字序号)。

(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其体液免疫是否受影响?     

(5)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①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②图2中的FasL称为死亡因子,Fas称为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

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右图甲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乙为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形成的突触的放大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乙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A中的      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B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2)图甲中,神经元D所在的部位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3)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     

(4)皮肤感受器被扎之后,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先后变化情况是     

(5)皮肤被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  

(6)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胸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屈肌的反应是      (“无反应”、“收缩”或“舒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