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实地调查中发现,经过多年保护,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          保护。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理想状况下,朱鹮的种群数量为         

3)右图为该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其中小鱼和浮游动物的关系为       。若浮游植物增加750kg,最多能使朱鹮增重      Kg,朱鹦摄食同化的碳最终通过____     ____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满分5 manfen5.com

 

 

(1)次生演替 就地 (2)2200(1+m)n(2分) (3)浮游动物、小鱼、泥鳅(答不全不得分) 捕食和竞争(答不全不得分) 30kg 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分) 【解析】(1)依题意可知:朱鹮被重新发现到经过多年保护、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这是在其土壤条件得以保留,并保留了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我国对朱鹮开展的保护措施主要是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属于就地保护。 (2)依题意可知:朱鹮的初始数量No=2200只,每一代比原来增加m倍,即λ=(1+m)倍,则n代以后,根据公式Nt=Noλt可知,朱鹮的种群数量是2200(1+m)n 。 (3)分析食物网,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为初级消费者,有浮游动物、小鱼、泥鳅。小鱼和浮游动物均以浮游植物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小鱼也以浮游动物为食,二者又存在捕食关系。若有750kg浮游植物,计算朱鹮增重的最大值,则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且以最短的食物链为依据,此时朱鹮处于第三营养级,最多能使朱鹮增重750×20%×20%=30(kg);朱鹦摄食同化的碳最终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考点定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反射时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_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而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______将大量内流。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_____________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测验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但前者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5)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及细胞Y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查看答案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               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结构是         

2)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白青秆稀裂叶与紫红秆稀裂叶杂交,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     , F1代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     _,此过程发生于_______时期。

 

查看答案

图一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图二为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花生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数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从叶片中提取色素时,所得滤液颜色偏黄,可能漏加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现有一株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对其叶片进行红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不”或“非常”)显著。

2)图一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该细胞中CO2过程产生到过程利用,至少穿过  ____层磷脂分子层。

3)据图二分析,当花生叶片所处温度为_     _℃时,CO2固定速率最大,数值为 _____mg/h。如果昼夜恒温,在白天光照12小时,图二所示温度中,从积累有机物角度分析,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温度是_     _℃。

 

查看答案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图(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c点时,A具有最小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当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浓度时,生长素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林德曼的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