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这一措施至今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青蒿素含量的研究.某研究小组给青蒿转入青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fps,通过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取青蒿的总RNA,在 酶作用下获得青蒿的cDNA.
(2)根据基因fps的编码序列设计 ,通过 得到目的基因,然后构建含有fps基因的表达载体.为了便于筛选,表达载体中应含有 .
(3)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细胞中,用此农杆菌侵染无菌青蒿苗叶片,培养侵染后的叶片获得幼苗.培养过程中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和 .
(4)将获得的22株生长健壮的转基因青蒿苗移栽到大田里,待其生长到现蕾期后收获植株地上部分,测定青蒿素的含量,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多约是对照组的 倍.不同植株中青蒿素的含量 ,这可能是由于T﹣DNA整合到青蒿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使外源基因的 引起的.
图为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 关系,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 .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 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数值,单位是J•m﹣2•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名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