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C 【解析】A、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取食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题干没有提示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膜的结构特点、植物组织培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常染色体遗传病中,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常。如图两个患病家系中,己知亲代中4号与其他三人的基因型不同。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两个家庭再生孩子患病的概率相等

B6号与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C子代的4人中,能确定出基因型的只有7号

D若5号与7号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5/16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苏丹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

B.在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生理盐水制作黑藻临时装片

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无水乙醇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D.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利于在高倍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使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

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查看答案

下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有

CO2的产生  H2O的生成  淀粉酶的合成  ④[H]的形成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C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