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D 【解析】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错误;B点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限制了植物细胞继续吸水,B错误;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了细胞吸水;BC段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说明BC段细胞开始失水,但不明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 【名师点睛】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细胞功能特点与结构基础的搭配不合理的是

 

功能特点

结构基础

A

合成固醇类激素

具有发达的内质网

B

丽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

细胞膜上具有K+协助扩散的载体

C

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细胞内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

通过mRNA等进行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膜上具有核孔作为通道

 

查看答案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_________细胞。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常用________、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_________等天然成分;气体环境主要是提供细胞所需的O2和CO2,其中 O2用于细胞有氧呼吸,CO2的作用是________

(4)与传统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查看答案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花药培养的研究发展迅速。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是由___________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要经历小袍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一般来说,在__________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采用这种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___________,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细胞核染成_______色。

 

查看答案

某种植物蔓生和矮生(05m)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蔓生植物和矮生植株杂交,F2代中蔓生:矮生为3:1。后发现蔓生植株的高度范围在10—30m之间,蔓生植株的高度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与D、d独立遗传。现有两种假设,假设一:A、B对a、b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即高度随显性基因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假设二:A、B对a、b完全显性,即只要有A或B基因就表现为高株。

(1)以上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

(2)现用纯合的株高30m的蔓生植株和隐性纯合矮生植株进行杂交得F1,F2自交的F2,若假设一成立,则F2中20m蔓生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若假设二成立,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高株蔓生:矮株蔓生:矮生=_____________。

(3)用纯合的蔓生植株作母本与矮生品种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了一株矮生植株。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当雌配子形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

100多年前,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卡巴森林是美国最美丽的森林之一,大约有1000多只鹿生活在松林、云杉和冷杉林中,印第安人每到秋天就要狩猎这些鹿,他们的吃和穿全靠这些鹿。1906年该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奖励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这个方案初期非常成功,到1925年鹿群增长到约1000000只,但是到了1930年鹿群下降到月25000只,到了1942年只剩下约8000只成活,森林已经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鹿群不喜食的野草和灌木。

(1)人们在对鹿群种群密度调查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对调查数据分析,100多年前鹿种群数量变化还处于波动状态,而人为大量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后,鹿群数量大量增长后又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而人类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改变其       和_____。

(3)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无限的。

(4)绘制鹿种群的能量去向示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