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

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并对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图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2)在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循环。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能量流动的渠道为               

(4)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杂食性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2来自植食性鱼类,如果该杂食性鱼获得m KJ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需要生产者提供     KJ的能量。

 

(1)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2)CO2 有机物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分) 食物链、食物网或营养结构(2分) (4)15m(2分) 【解析】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动的渠道为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4)生产者提供的能量是:1/2m/20%+1/2m/20%/20%=15m。 【考点定位】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前提是:熟记并理解有关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第四小题的解题关键点书写食物网,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数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疟原虫是人类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这种病发作时多发冷发热,而且是一定间隔时间内发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疟疾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寒颤、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当宿主感染后,部分吞噬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内源性热源质,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引起发热。之后机体主要通过          来增加散热量,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                的功能。在抵御疟原虫的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互为条件、相互补充。通过            (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阻止其在血液中的散,作用方式为        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一旦其侵入宿主细胞,则需

            (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予以消灭,作用方式为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扦插月季时,保留芽或者幼叶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玫瑰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C.摘除棉花的顶芽,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

D.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查看答案

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查看答案

下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对相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①③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

B.图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图③细胞中含2个四分体

D.由图④细胞可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些细菌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膜的面积

C.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D.线粒体与叶绿体内都含有少量核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