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满分5 manfen5.com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1)丰富度 已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落 (该群落中紫茎泽兰占绝对优势) 次生 速度和方向 (2)竞争 种间关系 (3)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 (4)标志重捕法 偏高 3% 【解析】 试题分析:(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重度入侵区已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落。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 (4)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1.05×109-3×108=7.5×108,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44×107-1.9×106=2.25×107,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25×107÷7.5×108=3%。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題:

性状

等位基因

显性

隐性

种子的形状

A-a

圆粒

皱粒

茎的髙度

B-b

高茎

矮茎

子叶的颜色

C-c

黄色

绿色

种皮的颜色

D-d

灰色

白色

豆荚的形状

E-e

饱满

不饱满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F-f

绿色

黄色

花的位置

G-g

腋生

顶生

(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该豌豆种群内,共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2)将髙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琬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3)现有各种类型的该豌豆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 的豆种子,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案是                  

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                ,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出现                         ,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

I.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下图为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表示病毒正在侵入淋巴细胞,该细胞是           ,进入该细胞的是病毒的          

(2)遗传学上将过程称为          

(3)HIV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来源于            ,目前研制疫苗很困难,其原因是        

II.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儿童接种卡介苗能长期有效预防肺结核。现由甲、乙两儿童,甲接种了卡介苗三年后还是感染了结核病,可能的原因是                       ;乙因为试针出现阳性反应不能接种,为什么?          ,试针时注射到体内的应是      物质。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一中过程进行的具体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能为大豆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2)由图二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分别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克)。则b与a的差值(即:b-a)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

(4)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图三所示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大棚内氧气释放量,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四所示曲线_________段的期间获得的。

 

查看答案

下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

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

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体温及其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静的时候人体产热以内脏为主

B.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C.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D.体温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