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解析】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错误;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正确;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错误;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⑤错误; ⑥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①③⑥.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查看答案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满分5 manfen5.com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查看答案

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

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D.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查看答案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Z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