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C 【解析】 试题分析:1、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包括: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2、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 【解析】 A、蔗糖的水解产物有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A正确; B、糖元、纤维素和淀粉为多糖,它们和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B正确; C、厌氧呼吸过程不产生水,C错误; D、在豌豆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可构成3种脱氧核苷酸和3种核糖核苷酸,即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D正确. 故选:C.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死亡

D.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粉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厌氧呼吸

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乙醇的含量过高积溶液pH下降

D.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可能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查看答案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保温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所加溶液

实验现象

C1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透明圈直径较小

C2

稀盐酸

无透明圈

C3

稀碳酸钠溶液

无透明圈

C4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透明圈直径很小

C5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透明圈直径最大

C6

蒸馏水

无透明圈

 

A.C2、C3、C6中绿豆淀粉酶活性已经失去活性

B.C1和C2、C3、C6为对照组,C4、C5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查看答案

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做对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

②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这三种生物体内一定都含有DNA;

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扩散;

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92个DNA分子;

⑥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⑦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