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

图甲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10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5klx,则1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mL.若此状态下植物叶片的呼吸熵(CO2/O2)为0.7(呼吸时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      mL CO2

 

(1)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光照强度 (2)100 65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利用甲装置进行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气体的体积;该装置中的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又知该装置中液体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因此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是稳定的,所以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的移动是由于氧气变化引起的. 2、分析实验结果:没有光照条件下,氧气的变化是﹣50ml/h,该值是有氧呼吸的速率;光照强度为2.5klx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此时的光照强度是光的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大于光的补偿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解析】 (1)10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发生在叶绿体中,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都产生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在暗反应中被利用,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分析题图曲线可知,10klx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说明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2)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为5klx,净光合作用强度是50ml/h,呼吸作用强度是50ml/h,因此1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50+50=100ml;题图显示此时的呼吸作用消耗了50mL的O2,则释放出的CO2为50×0.7=35mL,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100﹣35=65mL.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光照强度 (2)100 65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属于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基因重组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

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茎秆绿色(y)为显性,以基因型为 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  )

A.5:1    B.8:1    C.3:1    D.9:7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④过程只能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图中③⑤⑧过程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查看答案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b=h+c+d+e+f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满分5 manfen5.com×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