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

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证实    B.建构模型   

C.演绎推理    D.提出假说

 

D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解析】 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属于提出假说的研究方法. 故选:D. 考点: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查看答案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C.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仅有识别作用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查看答案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