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

 

D 【解析】 试题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析】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高,A错误;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搅拌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因此即使搅拌不够充分,也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 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C错误; D、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正确. 故选:D.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只有通过DNA复制才能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转运RNA上的脱氧核苷酸不止三个

C.真核细胞的核糖体RNA来自核仁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查看答案

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

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

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

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核辐射对人体细胞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辐射可能会导致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出错,这种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核辐射可能导致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核辐射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只要1个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D.核辐射增加了细胞癌变的几率,癌细胞在细胞免疫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