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D 【解析】 试题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入侵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总的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由脆弱到稳定,碳积累与消耗最终趋于平衡. 【解析】 A、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A错误; B、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B错误; C、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错误; D、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故选:D. 考点:群落的演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C.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C.NaHC0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0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查看答案

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

D.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

 

查看答案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

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J形和S形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形所示增长仅决定于种群的内在因素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