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4秋•月湖区校级月考)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图所示....

(2014秋•月湖区校级月考)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过程⑥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B.过程①②③和过程①⑤⑥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

C.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

 

B 【解析】 试题分析:析图:①②③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⑤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⑥是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纯合体,⑤⑥合起来称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⑦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析】 A、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过程⑥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幼苗,A错误; B、过程①②③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过程①⑤⑥是单倍体育种,在⑤过程中进行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组,故过程①②③和过程①⑤⑥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B正确; C、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不定向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 D、个体AAbbC与AAbb比较,只是导入了一个外源基因,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故个体AAbbC的产生并没有产生了新的物种,D错误. 故选:B.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丰城市校级月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都不起作用 

②动物、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

⑦纤维蛋白原是组成细胞中的结构蛋白

⑧促胰液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

(2014秋•重庆期中)如图表示小鼠体内某蛋白质中氨基酸及相关基团的数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16个氨基

B.该蛋白质对应mRNA(不考虑终止密码)逆转录所得cDNA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2268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C.小鼠体内蛋白质种类繁多,其直接原因在于组成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D.若该蛋白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关键酶,当它的合成出现障碍时,小鼠细胞内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将会增大

 

查看答案

(2014•黄浦区一模)某种昆虫的基因A、B、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三种酶催化的代谢反应是:

满分5 manfen5.com

显性基因越多,控制合成的相关酶越多,合成的色素也越多;酶1、酶2和酶3催化合成昆虫翅的黑色素程度相同;隐性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程度不同,昆虫翅颜色呈现不同的深浅.现有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子代可出现翅色性状的种类数及其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为(  )

A.3,满分5 manfen5.com      B.5,满分5 manfen5.com       C.5,0      D.9,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2014秋•月湖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

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图可知分裂过程中可能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造成基因重组

D.图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查看答案

(2015•渝水区校级三模)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

②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③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④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

⑤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

⑥人的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