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2•陕西校级二模)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

(2012•陕西校级二模)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      (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      (高、低),其原因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解析】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由于C3的消耗不变,所以C3的含量下降. 【解析】 (1)当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时,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所以A物质代表三碳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从1%CO2环境转移到0.003%CO2环境中,暗反应的CO2固定反应“CO2+C5 ﹣→2C3”会因CO2的供应减少而减慢.所以,C3化合物的生成减少而含量降低;C5化合物的生成不减少而消耗减少,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 (3)重新达到平衡后,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高于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4)该植物在CO2浓度低时,暗反应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限制了光反应的进行,光合速率最大的最大值比CO2浓度高时的最大值低,所需光照强度减小. 故答案为: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福建校级月考)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

(2015秋•仙游县校级月考)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A代表      分子;B代表     

(2)在a~d的四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是      层.

 

查看答案

(2015秋•福建校级月考)如图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是      段.

(2)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是      段.

(3)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      移动.

 

查看答案

(2015秋•福建校级月考)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如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需要      的参与.

(3)原尿中的葡萄糖未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原尿中渗透压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透压的差值      ,重吸收水分      ,进而导致尿量      .(填“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

(2015秋•福建校级月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①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位置处.

②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③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④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2)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      ,图中c      (填“可以”或“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     

②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