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5秋•遂宁期末)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

(2015秋•遂宁期末)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滴一滴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

B.如果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就需要增加稀释倍数

C.制片前不轻轻震荡试管一定会导致实验数据会偏大

D.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的同时也需做重复实验

 

B 【解析】 试题分析: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3、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解析】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A错误; B、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如果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就需要增加稀释倍数,B正确; 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试管底部,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底部,实验数据则会偏大,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上部,则实验数据则会偏小,因此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C错误; D、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D错误. 故选:B.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B.可以用样方法调查一片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农田中水稻有序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

D.年龄结构不能够预示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查看答案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土豆和人参种子的休眠

B.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C.用乙烯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

D.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可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查看答案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的吲哚乙酸

B.向地性和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处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分布情况要受到单侧光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玻璃片传递给下部

C.拜耳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

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