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4•奎文区校级一模)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

(2014•奎文区校级一模)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      的形成,导致      成倍的增加.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植株,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信使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      的性状变化大.

(4)某植株产生了一种新的抗病基因,要将该基因提取出来,应用      酶处理它的DNA分子,这种酶的作用部位是     

(5)将上述抗病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体内的核心步骤是      ,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l)基因重组 (2)纺缍体 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 (3)乙 (4)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 磷酸二酯键 (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农杆菌转化法 【解析】 试题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从可遗传变异角度区分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要看“基因重组”. (2)“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是多倍体的特征,多倍体的成因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受到抑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属于基因突变中的替换,只改变一个氨基酸;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属于基因突变中的增添,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4)从DNA分子中获取目的基因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5)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钙离子处理的方法.受体细胞是植物,最常用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最常用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若受体细胞是微生物细胞,最常用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钙离子处理的方法. 故答案为: (l)基因重组 (2)纺缍体 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 (3)乙 (4)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 磷酸二酯键 (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农杆菌转化法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为( 

A.55%    45%    55%   45%

B.42.5%    32.5%    55%   45%

C.55%    45%    45%   55%

D.42.5%    32.5%    45%   55%

 

查看答案

(2013秋•武汉期末)如图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示意图,将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aBb     B.AB     C.ab     D.AAaaBBbb

 

查看答案

(2010•南京二模)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的种自交后代约有满分5 manfen5.com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查看答案

(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小鼠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种产生

 

查看答案

(2011•江苏一模)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会慢慢形成新的种群

B.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C.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