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

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

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C3含量均大大减少

D甲图中E点和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

 

C 【解析】甲图中G点之前净光合速率均大于零,植物一直在积累有机物,超过G点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开始消耗有机物,所以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G点。两图中AB段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B点与A点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比较多,所以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A项正确;植物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以上的曲线围成的面积减去横轴以下的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适当提高温度呼吸作用增强, OA的绝对值代表的是呼吸作用强度,则OA的绝对值增加,故B项正确;甲图中DE段的形成是因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参与固定形成的C3减少,故此时C3含量应减少。但乙图中DE段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还原减少,故C3在体内含量会升高,C项错误;甲图中的E点光合作用强度比G点强,所以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D项正确。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有机物情况变化曲线及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 (1)有机物情况变化曲线解读(图1) ①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ce段。 ②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bf段。 ③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Og段。 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P-SM-SN。 (2)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解读(图2)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对应时刻,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对应时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将蔗糖水解。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漏斗中液面开始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查看答案

图表示不同距离跑步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1500米跑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体积比为1:1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染色

D①与③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多少个?

Anm         Bn2m       Cnm       Dn2m

 

查看答案

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决定于

A组织液中的O2的浓度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                     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