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B 【解析】通过图示可知,被感染的细菌百分比一直不变,说明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A正确;通过图示可知,上清液中35S在百分比达80%之后就不再明显增加,说明即使充分搅拌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C正确;通过图示可知,上清液中35S在2分钟左右,其百分比达80%,并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min左右,B正确;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说明有部分细菌发生裂解,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名师点睛】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离心后蛋白质外壳随细菌到沉淀物中,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到上清液中,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 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查看答案

为了探讨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性,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下图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图中a~b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

B.若其他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蓝紫光和红光

C.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减少

D.i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查看答案

图l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DNA复制,图2丙图可以发生CD段的变化

B.图2中的乙图所示初级卵母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图1中D点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A点时期染色体数目相等

D.图2中甲、乙、丙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2、1

 

查看答案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B.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C.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B.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C.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正常情况下Q不可能是Y染色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