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NPY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含有36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

NPY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含有36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体重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_________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分泌_________参与体液调节。NPY由下丘脑细胞分泌时必须经过_________2分)加工、运输和包装。

2)为研究NPY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者将同一类型的前脂肪细胞等分成5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如下物质:

1

2

3

4

5

不加任何药物

10—10mol/mLNPY

10—9mol/mLNPY

10—8mol/mLNPY

1μg/mL胰岛素

注:胰岛素组是经典诱导组,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

①实验所用的培养液中加入了牛血清和抗生素,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胰岛素可促进前脂肪细胞_________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分别测定了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见下图(吸光度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

满分5 manfen5.com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3分)。

④研究发现第345组细胞自培养的第7天起形态发生变化,第12天观测到成熟脂肪细胞,而第12组只有部分细胞在第12天出现形态变化。当细胞培养至第12天时,研究者利用_________技术测定了各组脂肪细胞中C蛋白和P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第4组细胞中这两种蛋白质含量明显多于第1组,并与第5组相当。进行此项结果测定的目的是研究前脂肪细胞分化程度是否与C蛋白基因、P蛋白基因的_________有关。

3)已知下丘脑分泌的NPY与摄食中枢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强的摄食反应。结合上述结果,可推测NPY对机体的体重增加具有_________作用。

 

(1)兴奋(神经冲动) (多种)激素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 (2)①防止杂菌污染 ②NPY浓度 摄取③分级赋分(共3分):NPY能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1分);在此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1分);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1分)④抗原—抗体杂交 表达水平 (3)促进 【解析】 试题分析:(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分泌蛋白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和包装。 (2)抗生素的作用是防止杂菌污染;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PY浓度;胰岛素可促进前脂肪细胞摄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中蛋白质分子水平检测抗原—抗体杂交,进行此项结果测定的目的是研究前脂肪细胞分化程度是否与C蛋白基因、P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3)结合上述结果,可推测NPY对机体的体重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者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对已产生习惯化的海兔,用短暂电流刺激其头部皮肤(对海兔为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中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_________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连续电刺激部位

测量指标及现象

喷水管皮肤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电位变化

持续产生

持续产生

?

运动神经元电位变化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持续产生

肌肉收缩程度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一直正常

①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表中处应填写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_________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去习惯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并释放_________,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_________(能/不能)产生缩鳃反射,理由是_________

4)根据去习惯化形成机制,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____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特点。

3)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2分)。

满分5 manfen5.com

4)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3)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IiAaBb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甲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正常情况下,甲图示意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有关。对Bb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见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其根本原因是B基因和b基因的_________不同。

3)基因型为iiAaBb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Aab的一部分细胞,推测这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_________2分)变异导致的。基因型为iiAAb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

4)欲确定iiAaBbb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IiAa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并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为说明bDNA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_________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组:将细菌在含有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DNA并离心。

2b组结果支持_________2分)假说。若将bDNA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两条密度带,这一结果不支持_________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_________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

3)利用以上判断结果,若继续培养c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DNA并离心,与c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_________不发生变化,_________密度带的DNA所占比例下降。

 

查看答案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

028

694

813

21086

407

突变体

032

930

566

23907

360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上;欲测定色素含量,可先用_________(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_________。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_________μmolCO2•m-2•s-1。经分析,研究人员认为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右图)。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_________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_________(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