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 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B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D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B 【解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部分还还有S元素),而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正确;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B错误;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细菌细胞裂解或太短噬菌体没有完全侵入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C正确;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经过搅拌、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D正确。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B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C结果表明,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成S型细菌

D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查看答案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

 

查看答案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原料不含32P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1 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1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1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1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

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

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