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所以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项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上清液中不应该出现放射性,若保温时间过长则可能有含32P的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所以不能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B项错误;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理论上应该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而使得部分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 C项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N标记含有l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l/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共产生16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

 

查看答案

培养R型细菌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查看答案

用放射性32P标记实验前的噬菌体的DNA,然后让它去感染含31P的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  

A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

C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查看答案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DNA中该比例分别是  

A04,04     B25,04

C25,10     D06,1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