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每空2分)光质(不同波长的光)会影响叶绿素a、叶绿素b对于光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某生物小组为检测光质对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提供不同光源的40W的灯泡数个,试管数支、金鱼藻、NaHCO3溶液等实验材料,1小时后测定记录数据如下:(注:O2相对变化量,+ 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 。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无关变量有 (写2个)。
(2)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消耗[H]的场所是 。
(3)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
(4)下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已知在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与阳生植物相比,推测阴生植物叶绿体中 (色素)含量较高。
(5)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突变体幼苗,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应有 条色素带,从上往下,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若想获得更多的突变体,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 技术大量培植。
下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图中甲、乙代表膜结构成分,①~④代表跨膜运输方式,a~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 ] 的活性。
(4)在①~④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 。
(5)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 ℃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 min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 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 来判断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PCR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延伸和复性三步
下图表示夏季晴朗白天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A、B两曲线表示不同CO2浓度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则曲线A表示较高浓度CO2环境下的光合速率
B.若两曲线表示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那么曲线A表示较强光照下的光合速率
C.产生c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午气温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
D.影响ab段和cd段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都是光照强度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B.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C.不能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D.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