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染色体5上
C.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D.丁图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如图所示,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分别表示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B.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D.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能力加强,分化程度降低
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个细胞有丝分裂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且已知1、3号确定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结果如下:
编号 | 观察结果 |
1与5 |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
2 | 细胞中部凹陷 |
3与6 |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
4 |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
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
A.5、2号 B.1、3号
C.4、6号 D.4、2号
用分解磷脂的酶处理以下细胞结构,影响最大的是( )
A.溶酶体 B.染色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的是(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