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

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________。

(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

(3若图2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 (2)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死亡 (3)D b c (4)A 【解析】 试题分析:(1)从题图1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而且是从浓度低的一侧运向浓度高的一侧,所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土壤中的矿质离子含量过高,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根尖细胞失水,最终引起植物细胞死亡。(3)图2中物质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物质c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所以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a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D)减少。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只是运输的方向不同。O2是运入细胞,CO2是运出细胞。(4)由题意可知,该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等其它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但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呼吸强度不会发生改变,所以运输速率保持不变。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物质的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填编号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分裂期表现不同的是____期和_____期。

(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8O的CO2,在结构释放的O2中检测到了18O,请写出18O的转移途径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查看答案

下列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

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

 

查看答案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l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甲中结构的数目在图乙的ab区间加倍

B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中的de区间开始消失

C细菌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D图乙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在cd和hi区间

 

查看答案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