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96的耕地和50%...

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96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

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l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mmol/L20mmol/L60 mmol/L100 m mol/L140 m mol/L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0.1mmol/LSpd。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是____umolm2.s2分)。

(2)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00 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__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4)实验结论:________

 

(1)15.73 (2)先增加后降低(其它答案不给分) 能(正常生长) (3)C02吸收(固定)量减少(答C02浓度减少不给分) 叶绿素 (4)亚精胺能缓解盐胁迫 【解析】 试题分析: (1)表中信息显示:在NaCl浓度为0时,净光合速率是11.21μmol/m2.s,呼吸速率是4.52μmol/m2.s,因此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是=11.21+4.52=15.73μmol/m2.s。 (2)表中信息显示:当NaCl浓度分别为0、20、60、100、140mmol/L时,呼吸速率分别是4.52、4.61、3.36、1.08、0.91μmol/m2.s,因此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用100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其净光合速率是5.35μmol/m2.s,呼吸速率是1.08μmol/m2.s,因此在每天光照12小时的情况下,在一昼夜中,黄瓜幼苗的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能正常生长。 (3)气孔是二氧化碳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气孔关闭,导致进入叶肉细胞间隙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量减少,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表中数据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在高盐胁迫下,叶绿素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在相同的NaCl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加入亚精胺的实验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高于不加入亚精胺的对照组,这说明亚精胺具有缓解盐胁迫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的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填序号)。

(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    ,写出总反应式___            2分)。

 

查看答案

I、下面是红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____

(2)红细胞吸钾排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

(3)钠钾泵在吸钾排钠的跨膜运输过程中有何作用:①____;②____

II、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该能量用于H+的跨膜转运。科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K+Mg2+条件下绿豆植物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研究。

(1)实验材料和药品(略)    (2)细胞膜的提取(略)

(3) H+-ATP酶的活性测定(温度、酸碱度等反应条件适宜)。(略)

(4)实验结果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H+-ATP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3)表中A的数值是。

(4)实验中各组加入不同浓度K+溶液的体积应相等,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

8分)细胞的分泌活动分为两种类型:组成型分泌和调节型分泌。组成型分泌途径中运输小泡持续不断地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调节型分泌小泡离开高尔基体后聚集在细胞膜附近,当细胞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就会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不可能/可能)发生在细菌体内。图中物质①表示_______,结构②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物质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的形成属于____型分泌。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称为糖基化,据图分析,糖基化的场所可能发生 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型分泌几乎发生在所有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只发生在内分泌腺细胞等特化细胞中

B.调节型分泌几乎发生在所有细胞中,组成型分泌只发生在内分泌腺细胞等特化细胞中

C.调节型分泌和组成型分泌都只能发生在内分泌腺细胞等特化细胞中

D.组成型分泌和调节型分泌在几乎所有的细胞中都会发生

(4)调节型分泌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

8分)下图一是某种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一细胞相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         ___

(2)若观察图一中结构⑧,需用                         染色;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与该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若图一细胞发生了图二的变化过程,则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           Na+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________(消耗\不消耗)ATPNa+从细胞中进入肾小管周围组织液消耗的ATP来源于图一细胞中的场所是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的P的合成场所是图一中的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