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

 

A 【解析】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ATP来自无氧呼吸,故①错误;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只供暗反应利用,故②错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故③正确;组成ATP和RNA中的糖都是核糖,故④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故⑤正确;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故⑥正确;ATP中的A表示腺苷,而核酸中的A表示腺嘌呤,故⑦错误;组成ATP的元素是C、H、O、N、P,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组成RNA的元素是C、H、O、N、P,故⑧错误,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ATP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

A.C、H、O、N、P是ATP、质粒、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查看答案

(现代生物技术15 分)阅读如下资料:

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了转基因烟草。

资料乙:T4 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 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 溶菌酶第3 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 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 溶菌酶的耐热性。

资料丙:植物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 和B 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在培养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____________ 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____________ 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 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的肽链的____________ 序列发生了改变。

(3)资料丙属于细胞工程范畴。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酶去除细胞壁,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这种杂种植株也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查看答案

(12 分)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 和d,H 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

组合

D、H同时存在

(D_H_型)

D存在、H不

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

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

(ddhh型)

花纹

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

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甲组杂交,F1 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

(2)乙组后代F1 中既有橘红色无毒蛇又有白色无毒蛇,说明乙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让丙组F1 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 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最为喜好。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