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和变形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与大肠杆菌、变...

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和变形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与大肠杆菌、变形虫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大肠杆菌和变形虫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组成HIV的遗传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D.变形虫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HIV和大肠杆菌则通过无丝分裂增殖

 

B 【解析】 试题分析:HIV是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项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B项正确;HIV是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C项错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HIV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大肠杆菌通过二分裂增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比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所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查看答案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

3)一般认为,C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4)如果A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满分5 manfen5.com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该方法称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时期),

(三)过程采用的操作称为           ,获得的植株往往表现为             等特点。

(四)过程所作的的处理是                   使用的药剂的作用是            

(4)方法II一般从F1(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Ⅱ-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

(2)III2的基因型为             III3的基因型为            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         

 

查看答案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2)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该过程是在             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α链形成后通过            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4)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         (三个或多个)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            ,一种y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种氨基酸组成。

(5)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则根据α链翻译形成的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一定发生变化           ,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