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c的精子(未发生...

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c的精子(未发生交叉互换),则随之产生的另3个精子为

AABcaBcaBc          BaBcaBCABc

CAbcAbcABc          DaBC aBCABc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A和a、 B和B、C和c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未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其基因型只有两种。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c的精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基因A、B和c所在的这三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且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a、B和C所在的这三条非同源染色体也进行自由组合并且移向了细胞的另一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进入到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除了染色体(DNA)不再复制外,其过程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子,即结合题意,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的四个精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A27  6      B.  27 8

C18  6      D18  8

 

查看答案

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A.…—TAG—…

B.…—UAG—…

C.…—TAC—…

D.…—TUG—…

 

查看答案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查看答案

下列对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边解旋边复制

B.全保留复制

C.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复制

D.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 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