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

(10分)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和__________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3)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                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              方式散热。

 

(10分,每空1分) (1)增多 增大 乳酸 (2)非特异性 抗体 效应T细胞 (3)传入神经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汗液蒸发 【解析】 试题分析:(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2)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在该过程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该抗体和效应T细胞只能识别并作用于乙型流感病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识别和防御作用。 (3)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的方式散热。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其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2)右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该图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1表示X染色体,则23叫做        。试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        。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满分5 manfen5.com

(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        ,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查看答案

(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为600lx时,二氧化碳的固定量为        umol/(m2.s),当光照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        (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       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0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_;假设白天在25的条件下10小时,夜间为10的条件,则该植物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          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发病方式,应该选择患者家系中调查

B.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不可以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般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处理抗原与溶酶体有关

B.抽血时针刺手指不缩手,这体现了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C.水盐平衡的调节只有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D.人体黏膜中含有温度的感受器

 

查看答案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DNA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边解旋边复制

B.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C.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D.一种tRNA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进行肽链的合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