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下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

(8分)下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水深3m时白瓶中的水藻____(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

(2)白瓶中测得的O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则光照适宜时,水深1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 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________________。

(3)白瓶在水深3 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 等于、小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则短时间内水藻细胞中C5的含量将 _______(填增大、 减小、不变)。

(4)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能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4.5g (3)等于 增大 (4)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水深3m时白瓶中的O2的变化量为0,同时黑瓶中的O2的变化量为1.5,说明水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其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则光照适宜时,水深1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3+1.5=4.5g。 (3)白瓶在水深3 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则光照增强,暗反应生成的C5增多,净光合速率由0升高到1.5 g/m2·h,但呼吸速率不变,短时间内水藻细胞中C5的含量将增大。 (4)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减少,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

科学家对白虎与黄虎的相关基因组分析,发现白虎毛色的形成,是由于某转运蛋白质第477位氨基酸位置上丙氨酸转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色素水平下降,白虎的生理健康状况与黄虎没有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虎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白化病个体

B.决定白虎毛色和人的白化病症状的突变基因控制的途径是不同的

C.白虎毛色的形成可能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D.白虎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分别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

玉米胚芽鞘尖端1~2mm处是产生IAA的地方,而尖端5mm处及其以下是IAA分布的地方。为了研究单侧光下生长素向光侧分布少的原因,科学家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快上,进行如下实验。(c\d\e\f用云母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块下方的数字表示收集到的IAA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玉米胚芽鞘尖端产生的IAA能向下运输,IAA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尖端5mm处及其以下部位

B.图a和b说明单侧光并没有破坏向光侧的生长素

C.图c和d说明云母片能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D.玉米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少的原因是单侧光使其侧向运输到背光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暗反应的全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

A.O项       B.1项       C.2项       D.3项

 

查看答案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刺激B处,A、C处可先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②中需穿过两层生物膜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