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经典实验和假说中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经典实验和假说中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 O2的来源

D.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D 【解析】 试题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项正确;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 O2的来源,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项正确;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经典实验和假说中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DNA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若①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变化

D.将该基因置于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查看答案

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编码氨基酸时考虑终止密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

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的多糖都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

B.蓝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内有叶绿体;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氧呼吸

C.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D.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查看答案

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形成有关,则AB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

B.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含义也不同

C.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

D.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所对应的结构中

 

查看答案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