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4分)自然界的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以下...

(14分)自然界的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以下研究的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满分5 manfen5.com

(1)大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     

(2)大麻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1。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      F1中雌株表现型为      。让F1中的雌雄植株杂交,F2雌株中紫花与蓝花植株之比为     

(3)大麻粗茎(D)对细茎(d)、条形叶(E)对披针叶(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常染色体独立遗传。让纯种粗茎条形叶植株与细茎披针叶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dE的花粉一半死亡,则F2性状比例      。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______。

(4)研究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F控制,位于性染色体上,图2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的I片段是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2片段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①F、f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片段。

②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2中哪个片段。(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的结论)     

 

(14分) (1)9+X和9+Y(2分) (2)AAXbXb 蓝花 3:5(2分) (3)8:3:2:1(2分) 是 (4)①Ⅱ—1 ②答案一: 若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表现为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2分) 若子一代中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2分) 答案二: 若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 (2分) 若子一代中雌株全表现为抗病,雄株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2分) 答案三: 若子一代中雌株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2分) 若子一代中雌株全表现为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雄株的染色体组成为18+XY,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9+X和9+Y。 (2)依题意,蓝花为A_XBY 、A_XBX—,aaXBY 、aaXBX—、aaXbY 、aaXbXb,紫花为A_XbY 、A_XbXb,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说明F1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进而推出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与AAXbXb杂交,F1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表现型为蓝花。让F1中的雌雄植株杂交,即AaXbY与AaXBXb杂交,则F2雌株中紫花(3A_XbXb):蓝花(3A_XBXb+1aaXBXb+1aaXbXb)=3:5。 (3)依题意,纯种粗茎条形叶植株与细茎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DDEE、ddee,二者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Ee,F1自交时,若含dE的花粉一半死亡,则F2的基因型、表现型见下表:   F1产生的卵细胞及其数量比 2DE 2De 2dE 2de F1产生的花粉及其数量比 2DE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条形叶) 2De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披针叶)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披针叶) 1dE 2DdEE (粗茎条形叶) 2DdEe (粗茎条形叶) 2ddEE (细茎条形叶) 2ddEe (细茎条形叶) 2de 4DdEe (粗茎条形叶) 4Ddee (粗茎披针叶) 4ddEe (细茎条形叶) 4ddee (细茎披针叶) 对上表内容进行统计,可得粗茎条形叶: 粗茎披针叶:细茎条形叶:细茎披针叶=32:12:8:4=8:3:2:1。因F1产生的含dE的花粉一半死亡,导致F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4)①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F控制,位于性染色体上,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据此可判断F、f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图中Ⅱ—1上。 ②让若干株抗病的雌、雄大麻间进行杂交实验。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则抗病的雌大麻的基因型为XFXF和XFXf,抗病的雄大麻的基因型为XFYF、XFYf、XfYF;其中XFXF与抗病的雄大麻杂交或XFYF与抗病的雌大麻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抗病;XFXf与XFYf 杂交,后代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XFXf与XfYF杂交,后代雄性均表现为抗病,雌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综上分析: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表现为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或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或子一代中雌株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上,则抗病的雌大麻的基因型为XFXF和XFXf,抗病的雄大麻的基因型为XFY;其中XFXF与XFY与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抗病;XFXf与XFY杂交,后代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综上分析:子一代中的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子一代中雌株全表现为抗病,雄株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或子一代中雌株全表现为抗病性状)。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下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乙表示该食物网中昆虫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      营养级;若草固定的能量为8×109 kJ,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0×108 kJ,兔子同化的能量为2.0×108 kJ,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同化的能量为       kJ。

(2)由图乙可知,昆虫种群在前5年的种群数量呈   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20~30年中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生态系统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的复杂程度,其基础是  

 

查看答案

(11分)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1)小麦种子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由相同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构成该大分子的单体是      。潮湿的小麦种子容易发芽,小麦种子发芽后,该化合物可水解成______,后者可用______试剂鉴定。潮湿的小麦种子容易发霉,其原因是______。

(2)将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右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①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②若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在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氧气产生速率)是___mol/min 。

(3)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除外界因素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11分)雾霾天气易使人患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1)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有毒颗粒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引起发热症状患者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后会引起汗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此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是     

(2)雾霾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激素d分泌过程的调节是通过      结构完成的,此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     

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c的分泌量上升时,激素a的分泌量将     

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______细胞对______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      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能进行乙→甲过程的生物,其核酸中含有5种碱基

B.能特异性识别乙中密码子的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与乙的相同

C.丙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60个,且碱基可以任意排列,则理论上该分子有4100

D.甲→乙丙→丁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不能进行这两个过程

 

查看答案

甲、乙、丙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A基因位于甲细胞的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B.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则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D.丁图中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