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B.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质壁分离中,洋葱细胞的失水是水分子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D.新宰的禽、畜,如果马上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味道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溶酶体有关

 

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内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常常部分储存在ATP中,所以与ATP合成相联系, A正确。白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顺相对梯度进行的,C错。溶酶体有酸性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满分5 manfen5.com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    

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分解酶的节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这种途径属于          分解,这一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石油降解酶

 

 

 

 

 

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

                                                 

                                                 

                                                 

 

查看答案

(16分)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豌豆基因在玉米细胞中翻译的场所是       ,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      ,杂交细胞能够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      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                                        。(要求写两点)

 

查看答案

(16分)登革热病人有皮疹、发烧、头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可通过白色伊蚊传播,该病毒致病机理简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使雄性伊蚊不育。科研人员将沃尔巴克氏体导入受精卵的细胞质中,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雌蚊的后代中都含有沃尔巴克氏,其原因是      ,将含有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可以直接降低白色伊蚊种群的              ,从而有效控制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2)血管通透性增大,            外渗引起组织水肿压迫神经,兴奋传至            形成痛觉。

(3)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                     等激素含量升高,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发热。

(4)物质甲为        ,该物质和抗体Ⅰ能促进                         ,使复合物增多,加重病症。

(5)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是否患病取决于                                 

 

查看答案

(16分)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操作

蓝色消失

时间(min)

叶绿体

悬浮液

试剂1

试剂2

光照强度

CO2

5ml

0.1%DCPIP溶液5~6滴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3KLx

 

未通入

30

5ml

Y

60

5ml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1KLx

65

5ml

Y

120

(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                 。实验乙、丁中Y为            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             

(2)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      。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                           ,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3)本实验的结论有:①                           ,②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

C.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4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