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天竺葵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0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天竺葵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各密闭容器中12小时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天竺葵在_________温度条件下细胞呼吸较强,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改进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组实验。如继续定时测定编号为1、3、5、7等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出现到达一定数值后不再变化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利用上述实验的方法对大棚内天竺葵一昼夜CO2含量变化和单株光合强度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甲、乙两坐标图,据图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①种植天竺葵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B点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B、C、F、E四点中,天竺葵内有机物比A点增多的点是________。

②由图乙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______,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1)温度对天竺葵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30℃ 在20-4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试验 (2)5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或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或植物净光合作用为0) (3)①线粒体、叶绿体 F、E ②CO2浓度、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4、6、8组均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处理的温度不同,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天竺葵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天竺葵在30℃条件下12小时后二氧化碳的变化量最大,说明该温度下细胞呼吸较强,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应在20-4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试验。 (2)据表中各组的实验条件可知:1、3、5、7四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温度,因此可用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由于细胞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因此此时所测得的CO2含量变化为植物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即净光合作用量。第5组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此时光合作用最强;继续定时测定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则到达一定数值后不再变化。 (3)①甲图的B和F点是曲线走势的折点,说明这两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此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F、E点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都低于A点,说明F、E点时天竺葵内有机物比A点增多。 ②乙图表示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下降;Q点以后不再随种植密度增大而下降,说明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偏低,同时光照强度也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农业生产上要做到合理密植。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实验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曲线和图表,分析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兔后使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而兔被中度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度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查看答案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丁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B.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查看答案

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一2的基因型为AaXbY,Ⅱ一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如果Ⅲ一2与Ⅲ一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32

D.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在利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124a与脑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的形成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下列对小核糖核酸—124a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B.可能通过与某些mRNA结合控制基因表达

C.一定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能含有尿嘧啶

D.在翻译过程中可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多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D.参与b过程的tRNA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