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自由扩散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自由扩散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

C.某物质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水分和葡萄糖都需要消耗 ATP

 

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由扩散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所以A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有选择性的通过,所以B错误;某物质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则判断是主动运输,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C正确;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水分是通过自由扩散而吸收葡萄糖则是主动运输,其过程中消耗 ATP,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表示在胰岛 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 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 C段肽链在从胰岛 B细胞排出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核糖体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均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 C、H、O、N四种元素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D.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 DNA分子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

(7分)1985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试分析1985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     ______               ____(2分)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                                  等基本原理。(2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                                    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8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1)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2)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 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3)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4)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            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①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

(2)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