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C.P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D.曲线比曲线先达到反应平衡

 

A 【解析】 试题分析: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A正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则A点不能持续上移,B错误。仅仅加酶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物质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曲线①反应速率更快,且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影响因素。通过数学曲线的分析,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结构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查看答案

2014年7、8月,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培养基或培养液直接培养病毒

B.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仅利用了宿主细胞的原料

C.病毒与硝化细菌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

D.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查看答案

(16分)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受精卵,其原因是___________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雄蝇前腿下端有黑色梳子状的结构,雌性的没有),右侧有“性梳”。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_______(原始生殖体)细胞的_______分裂过程中。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探究其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合灰体果蝇杂交获得F1 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结果预测:I基因突变,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II染色体变异,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请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

(8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查看答案

(8分)科学家推测DNA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复制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DNA精确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过程中用到了________种RNA,DNA复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

(2)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___。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①若子代Ⅱ离心后_____________,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的可能。

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世代

实  验

对照

亲代

1.724

1.710

1.717

1.710

(1/2)1.717,(1/2)1.710

1.710

(1/4)1.713,(3/4)1.710

1.710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__________方式相吻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