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__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

状态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微

囊藻

鱼腥藻

斜生

栅藻

汉氏菱

形藻

薄甲藻

小定鞭

金藻

重度富

营养

50%

25%

14%

10%

0.5%

0.5%

中度富

营养

5%

40%

42%

12%

0.5%

0.5%

轻度富

营养

0

25%

605

14%

0.5%

0.5%

贫营养

0

0.5%

10%

11.5%

10%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

 

(1)原核 光合作用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生物群落 群落垂直结构 (3)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和斜生栅藻 (4)C (5)荧光示踪物质(标志物) 脂质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原核生物;很多蓝藻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能进行固氮作用;这对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很重要;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从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上看,蓝藻处于其上层; (3)据图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铜绿微囊藻;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鱼腥藻和斜生栅藻; (4)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是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又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5)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荧光示踪物质;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脂质类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相关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甲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AF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要正确表示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甲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甲中相应的符号和箭头表示)

(2)若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 000 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________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________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碳元素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请以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的农作物被重金属污染,图中________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

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

“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入侵生物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

B.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

C.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

D.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