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如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__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的溶栓效果,并补全表格空白位置上的相应内容。供选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蛋清溶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量筒、试管和秒表。实验步骤:(“+”表示添加,“-”表示未添加)

 

加入物质的成分

试管1

试管2

1

A____________

2

缓冲液

3

纳豆激酶(NK)溶液

4

B____________

表格中A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B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的鉴定所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纳豆激酶 NK对纤维蛋白有直接水解作用(NK在体外有溶栓效果)(2)刺激血管上皮细胞,使其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3)①纤维蛋白块 内源性纤溶酶溶液 ②观察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解析】由过程图解可以看出纳豆激酶(NK)可以直接催化纤维蛋白水解,还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其变为能催化纤维蛋白水解的纤溶酶。要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的溶栓效果,需将NK与内源性纤溶酶的作用进行对照。根据单一变量的原则可知,试管1加入纳豆激酶(NK)溶液,试管2中应加入内源性纤溶酶溶液。根据酶的专一性和实验结果的可观察性,本实验的因变量为纤维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

B.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查看答案

用新鲜土豆片(含有过氧化氢酶)、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材料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对该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B.提高温度就可获得更多的气体

C.增加土豆片就可获得更多的气体

D.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量有限

 

查看答案

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表所示。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试管编号

淀粉糊

实验处理(等量)

2 mL

煮沸的唾液+碘液

2 mL

唾液+碘液

2 mL

蒸馏水+碘液

A.变蓝;不变蓝 B.不变蓝;变蓝

C.均不变蓝 D.均为蓝色

 

查看答案

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

温度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请根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