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发现,多数抗旱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

研究发现,多数抗旱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个。

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由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概率是________。

(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

满分5 manfen5.com

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

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

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纯合不抗旱多粒×纯合抗旱少粒→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纯合不抗旱多粒×纯合抗旱少粒→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F2的种子种植在_______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③B流程图与A流程图相比,B流程图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①UAUUCGUUCUGUAAU   5       ②碱基对的替换    1/2 (3)①能 ②DNA复制与转录 ③探针与R或r基因(单链DNA) ④RR (4)①基因重组 ②基因型和表现型 干旱(缺水) ③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全部遗传信息 【解析】(1)根本原因是有关基因在叶肉细胞中不表达。(2)氨基酸数目=mRNA上的密码子数=1/3转录链上的核苷酸数;根据R、r基因转录链上碱基的比较可知,二者只有一个碱基不同,故是由碱基对替换引发的突变。(3)植物Rr细胞内含有R基因,故可以直接扩增抗旱基因;杂交是探针与待测基因间互补配对。(4)筛选是从众多个体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故只有出现该个体后才能进行筛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    )

A.高产青霉素菌株

B.白菜—甘蓝

C.无子西瓜

D.中国荷斯坦牛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株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肯定能获得纯合子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花粉

 

查看答案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过程说明,抗病与高蔓均为显性性状

B.过程可以选择F1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体现了所有高等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D.图中的筛选过程不会引起番茄种群的进化

 

查看答案

满分5 manfen5.com

A.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

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2为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