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A 【解析】图②中发酵罐菌种数量的K值与空间、营养、氧气等环境因素有关,K值增大不一定是增加了营养供应的结果;图③中c点后该种群灭绝,但该生态系统不一定崩溃;图④中d点捕捞后没有低于K/2,所以不属于捕捞过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

 

查看答案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先对该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该林地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种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

1

 

 

油松

0.13

0.81

1

 

刺槐

0.14

0.76

0.84

1

A.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

C.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林地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

D.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

 

查看答案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D.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查看答案

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源,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