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细胞》对外发布,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请回答:
(1)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 分子中,组成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4种不同的 ,该生物大分子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2)在人体卵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伴有极体的形成。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推断出受精卵中来自 方的基因组情况。假设由某杂合子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其基因组为Ab,在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卵细胞和另外极体中的基因组分别为 、 。
(3)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 。
②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
③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a,请参照图A在右图相应位置,绘制出此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面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过程图,请回答:
(1)在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细胞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工具除了运载体外,还包括 。
(2)图中A所示的过程称之为 。经过这一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其细胞具有那些特点? 。
(3)为了图示A过程的进行,在两类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该是 。而为了得到比较明显的图示B过程的实验结果,前述两类植物激素使用的顺序应该是 。
(4)接受抗虫基因的玉米体细胞经图中A、B、 C过程,不可能发生哪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
(5)在图示C过程中,玉米植株的生长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有 。这些营养物质中的含碳化合物进入玉米植物体内后要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与之密切相关的主要生理活动有 。
下列图中的a. b. 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c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能量最多
下图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
B.T细胞其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出现免疫效应
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机体内的B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与分化形成浆细胞
D.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它们都能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
C.它们的细胞中都存在称为基因运载体的质粒
D.探究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都要用到无菌技术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然能够保持稳定
B.腹泻会导致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由此带来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C.内环境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排出人体外时,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