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________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________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____,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___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细胞。

 

(1)睾丸(精巢) 丙 8 (2)甲、乙 乙、丙 (3)FG 甲 【解析】(1)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并且图丙中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丙是初级精母细胞,只有在睾丸(精巢)中可以同时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是8条。 (2)当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图中的甲和乙符合要求。甲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丙含有2个染色体组,而丁含有1个染色体组。 (3)曲线中AF段表示有丝分裂,而FI段表示的是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中的FG段。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应该是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细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人造血可能会变成一个常见的事实,因为法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实验室中用造血干细胞培育出的人造血输入了人体内,而且其表现与正常的血液一样。研究发表在《血液》杂志上。

满分5 manfen5.com

(1)造血干细胞分化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浆细胞中________(”)血红蛋白基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取纯化制备细胞膜,可以使用图解中的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4)配制特定的培养液,在培养瓶中培养造血干细胞到内壁布满一层细胞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而停止细胞分裂。

(5)图解中通常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输入自身造血干细胞分化出的血细胞,可以避免出现________反应。

(6)图中细胞成熟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最多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过程中

C.一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

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

 

查看答案

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aa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为(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

满分5 manfen5.com

A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种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查看答案

根据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些动物的细胞示意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细胞甲、乙、丙中都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丁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从染色体的数目上判断:细胞甲、乙、丙、丁至少来自3种动物

C.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细胞乙

D.若细胞丁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可能会产生患先天性愚型的后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